Skip to content

媽媽 健檢報告

媽媽的骨盆腔 MRI 檢查綜合報告

1. 原始英文內容

MRI of Pelvis (Contrast, Ax in not BH, for Female Ax T1 FS 5 mm pelvis, T2 FSE, T2 PROPELLER, DWI-SShEPI, T1 FS, T1 AX, LAVA Flex)

Findings:

  1. Urinary bladder and urethra: No significantly abnormal finding.
    (Note: MRI is not sensitive to screen the GI tract directly.)

  2. Rectum/Colon: No obvious infiltration/inflammation. Tumor/malignancy not sensitive on this modality.

  3. Uterus: Anteverted. A 69 mm uterine myoma.

  4. Cervix: Normal.

  5. Vagina: Normal.

  6. Ovary/Adnexa: Indeterminate. A 255 mm multiloculated cystic lesion in the abdomen and pelvis, suspiciously arising from the right ovary; cystadenoma, cystadenocarcinoma or other cause cannot be entirely ruled out.

  7. Parametrium and regional lymph nodes: Some mild lymph node changes are noted.

  8. Peritoneum and Retroperitoneum: No significant abnormal finding.

  9. Other major blood vessels: No abnormal finding (no thrombosis, aneurysm).

  10. Bone and skeletal system: Mild degenerative changes and scoliosis are noted.

  11. Metallic artifact: Present at the right kidney.

Impression:

  1. A 255 mm multiloculated cystic lesion in the abdomen and pelvis, suspicious for an ovarian origin (e.g., cystadenoma, cystadenocarcinoma, or other etiology).

  2. A 69 mm uterine myoma.

  3. Anteverted uterus.

  4. Metallic artifact at the right kidney.

  5. Further evaluation or follow-up is suggested.


2. 台灣正體中文詳細說明

(A) 主要檢查與發現

  • 膀胱與尿道:

    • MRI 顯示膀胱與尿道無明顯異常。
    • (註:MRI 對腸胃道檢查敏感度較低。)
  • 直腸/結腸:

    • 無明顯浸潤或炎症跡象,對腫瘤檢出能力有限。
  • 子宮:

    • 子宮呈前傾(Anteverted),屬正常變異。
    • 發現一顆約 69 公釐的子宮肌瘤。
      • 子宮肌瘤屬於常見的良性腫瘤,如無臨床症狀可定期追蹤;若有月經異常、疼痛或壓迫感,則需進一步處理。
  • 子宮頸與陰道:

    • 均顯示正常。
  • 卵巢與附件:

    • MRI 顯示腹腔及骨盆腔內有一個多房性(multiloculated)的囊性病灶,尺寸約 255 公釐(約 25.5 公分)。
    • 此病灶疑似起源於右側卵巢,可能為卵巢囊腺瘤、囊腺癌或其他原因,無法完全排除其良惡性,需進一步檢查確認。
  • 周邊組織與淋巴結:

    • 部分輕度淋巴結變化,目前尚無明確惡性特徵,但應定期追蹤。
  • 腹膜與後腹膜:

    • 無顯著異常。
  • 主要血管:

    • 無血栓或動脈瘤等異常。
  • 骨骼系統:

    • 有輕度退化性變化及脊椎側彎,屬於常見老化現象。
  • 右腎處:

    • 有金屬伪影,可能與既往手術或植入物有關,建議與醫師確認。

(B) 醫師結論與臨床意涵

  1. 多房性囊性病灶 (255 mm):

    • 此病灶相當大(約 25.5 公分),懷疑起源於右側卵巢。
    • 雖 MRI 無法完全判定性質,但可能涉及卵巢囊腺瘤或囊腺癌,需進一步婦科超音波、腫瘤標記檢查(如 CA-125、HE4),並考慮必要時的穿刺或手術切片以明確診斷。
  2. 子宮肌瘤 (69 mm):

    • 大小約 69 公釐(約 6.9 公分),屬常見良性腫瘤。
    • 如無明顯症狀(如月經異常或疼痛),通常定期追蹤;若有症狀,則依臨床狀況討論治療方案。
  3. 子宮前傾:

    • 為正常解剖變異,無需特別處理。
  4. 右腎金屬偽影:

    • 建議釐清是否與既往手術或植入物有關,必要時進一步評估。
  5. 後續建議:

    • 建議儘速就診婦產科,進一步評估 255 mm 多房性囊性病灶的性質。
    • 配合進一步超音波及腫瘤標記檢查,必要時考慮組織穿刺或手術以確定診斷。
    • 定期追蹤病灶變化,如出現腹痛、腹脹或月經異常等症狀,應即時就診。

(C) 建議與後續措施

  • 婦科進一步評估:
    • 攜帶 MRI 影像至婦產科,由專科醫師進行陰道超音波檢查,確認囊性病灶的來源及特性。
    • 根據檢查結果,討論是否需進行穿刺或手術切片以明確病理診斷。
  • 腫瘤標記檢查:
    • 配合抽血檢查 CA-125、HE4 等,輔助評估囊腫的良惡性。
  • 定期追蹤:
    • 若目前無急性症狀,可考慮每 3~6 個月定期追蹤,監控病灶變化。
  • 右腎部分:
    • 如無相關手術史,建議與泌尿科確認右腎狀態。

3. 總結

  • 此次骨盆 MRI 檢查主要發現兩項:
    1. 一個約 255 mm 的多房性囊性病灶,疑似起源於右側卵巢,可能為卵巢囊腺瘤、囊腺癌或其他病因,需進一步檢查確定。
    2. 一個約 69 mm 的子宮肌瘤,屬常見良性腫瘤,臨床處置依症狀決定(定期追蹤或治療)。
  • 子宮前傾、子宮頸及陰道均正常;輕微淋巴結變化與右腎金屬伪影亦需注意,但無重大異常。
  • 建議盡快就診婦產科,配合進一步影像及血液檢查,以明確病灶性質並制定適當治療與追蹤計畫。

免責聲明

本報告僅供參考,並非正式醫療診斷。請務必與專科醫師討論檢查結果,依個人健康狀況進行進一步評估與治療決策。


祝媽媽檢查順利、身體健康,並早日獲得適切治療與後續追蹤!